jack大哥,
我之前曾經向您請教過「不願意用言語表達」的問題,謝謝您的回答。現在我又遭遇到「不願意上學」的問題。
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好久了,在我四月初向您請教上個問題時開始,斷斷續續持續至今。悠悠五月底剛滿三歲,今年二月中開始上幼兒園的(蒙氏園,天主教樂仁幼稚園)。上次經過您的提示之後,我沒有再用木棉花等藉口,改用多聊學校的事情,談談學校有趣值得學習的事情,又因為他喜歡自居大哥哥,我們說上學學會很多事情就可以教弟弟。
這中間發生過一件事情,有天公婆幫悠悠洗澡時發現軀幹側邊有一塊黑青,問悠悠怎麼了,悠說是老師弄的,這天晚上我們可緊張了,後來我跟爸爸問的結果都導向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主教老師,悠悠以前很喜歡他,並說是睡覺時用的。第二天我到校與主事的修女懇談,修女承諾先觀察一兩天,並一定快速處理。這天修女把悠悠就學以來所有的事情作了詳細了解,後來也與老師懇談,但二位老師都堅決否認,並詳細交代當天一些勸戒的事情發生的始末,前一天尿褲子尿了四次,老師覺得他的表情像要引人注意,有說說他,但無動手。並表示午睡問題不大,很少需要睡在他旁邊。第三天,老師主動表示要跟家長當面談,正合我意,我、主教老師、修女、園長一起聊了許多,老師率直的態度,我實在很難懷疑老師說謊。老師曾問悠悠,悠悠當著他的面問「是我的用媽?」他說「對啊」另一個老師指其他沒事的地方問怎麼了,也說「痛痛」也說是那個老師用的。另外,我後來問悠悠,老師當時是在生氣嗎?他說沒有。喜歡老師捏你嗎?喜歡。另外,當天的懇談中,修女希望老師「忽略」尿尿的問題,尊重小朋友個別的速度,濕了就換,別讓小孩感到在意,也希望家長配合(前一天,阿嬤去載悠悠回家時,聽說尿四次,當眾告誡他好丟臉);另外,特別希望家裡別搶先為小孩做太多事情與照顧,等他開口要求。
這件事情之後,老師果然刻意忽略這件事情,不說也不唸,神奇的是,從此之後有好幾個星期,悠悠的尿褲子與賴不上學的情形都獲得明顯地改善。尿濕褲子的事情至今都不常發生了,大小便的自主意識、開口請求幫忙,到現在並沒有大問題。
可是早上賴不上學的情形又開始了,本週一最嚴重,在家大哭到吐,不願換制服,(前一天晚上我特別邀他一起整理書包,看到疊制服時,他直說不要折那個了,一副哀怨的表情),上學前則很生氣,為了勸服他喝牛奶、吃咳嗽藥、換制服,筋疲力盡。後來我因為會遲到先上班,十幾分鐘後,由阿嬤用摩托車載他去上學,聽說很高興。我跟阿嬤是覺得,悠悠好像忌妒十七個月大的弟弟都可以根阿嬤留在家裡玩,為什麼他得去上學。修女也曾提到可能是如此,又提到悠悠曾跟他說弟弟會打他。今天早上情況又快重演,我們決定請阿嬤與弟弟陪他去看學校,他於是很樂意地上學了,為了「教」弟弟,也願意很大聲跟老師早安,跟媽媽再見。但在學校要說再見時則眼睛紅紅地抱著我的腿(阿嬤抱著弟弟)不情願加入正在做暖身操的陣容。但有熱心的哥哥來帶他,沒哭出來。
昨天晚上,我跟悠悠談到早上的事情,問答中,他說不要媽媽載,要阿嬤載。回程阿嬤跟我說,他堂姊(她們家最小的)小時後也是非阿嬤載不可,媽媽不要,似乎在暗示我。但因為我上班的醫院在40公里外的都會區,下班最快七點半了,洗澡、吃晚飯及洗碗之後,九點鐘,悠悠常睡著了,悠悠從弟弟出生後的第二天,阿嬤就堅持悠悠跟他睡就好。早上我特地跟醫院排朝九晚六(正常般是朝八晚五),也跟阿嬤爭取早上由我載悠悠上學,就是為了有一小段時間單獨陪他講話,並有機會了解學校。
不曉得Jack大哥可以給我一些整體的建議嗎?針對上學問題,以及相處問題。我想趁一個月後般新家時,讓悠悠回來跟我們睡,如此睡前或早起時可能有一小段時間聊天、說故事,但阿嬤說似乎不太願意,並告訴我悠悠不願意(可能目前是,但我覺得也許有辦法勸說,週末公婆回老家,悠悠也跟我們睡)。您覺得睡覺的事情有必要堅持嗎?
不願意上學
Dear Mouse:
前面幾篇我都回了,就從你這篇開始往上爬好了.
余修女是對蒙氏很有研究的老師,可惜這次尿褲子事件只有治標沒有治本,錯失一個讓孩子成長的機會,後來的孩子不上學等等種種原因,都與這件事有關.
當然,孩子會如此,絕大多數的原因是發生在家庭,而學校必須要來幫助家庭,一般的蒙氏學校,對家長耳提面命,言之鑿鑿,希望家庭配合這,配合那,分析起來句句有理.但是換個角度來看,如果父母親能夠做到這樣,那孩子也不會變成那樣了.因此,蒙氏專業不能當作算命的工具(發掘問題),而應該是站在醫生的角色(解決問題).
例如,孩子在學校常尿在褲子上,老師應該注意孩子是否需要外在的注意,還是不安全感,或是生理上無法控制,當原因沒有察明之前,老師應該過去安慰他,請他自己換褲子及把地上擦乾淨,雖然這樣會耗掉需多時間,但是孩子與老師有溝通的機會,學會自理的能力,以後尿褲子就能夠自己處理,也就能夠滿足內在的需求,而不需站在一旁等待成人來處理,這樣孩子就會喜歡上學,發展也會往正向走,否則永遠是一波平息一波又起.
至於孩子身上的黑青,跟學校反應是可以的,但是不需太慎重,只需了解真相就好,老師說他沒有做,你就相信學校就好,不需太追究,尤其找孩子當面對質更不好,孩子如果亂說話,這樣會讓孩子不安,如果孩子說實話,面對老師的否認,他的想法又是如何呢?你只需暗中觀察,這種事件是否常常發生,把問題找出來就好.
孩子很敏感,我會建議你態度要放輕鬆,不要跟孩子說太多道理,搞不定的事,就交給ㄚ嬷處理,你越表現不在乎,孩子越能配合你.
至於睡覺的問題,不需太堅持,如果新居孩子可以獨立睡,那帶回來是可以的,如果還要跟你們睡,那不如讓疼孫的阿嬷跟他睡,畢竟阿嬷與他相處久了,也習慣了.
jack
前面幾篇我都回了,就從你這篇開始往上爬好了.
余修女是對蒙氏很有研究的老師,可惜這次尿褲子事件只有治標沒有治本,錯失一個讓孩子成長的機會,後來的孩子不上學等等種種原因,都與這件事有關.
當然,孩子會如此,絕大多數的原因是發生在家庭,而學校必須要來幫助家庭,一般的蒙氏學校,對家長耳提面命,言之鑿鑿,希望家庭配合這,配合那,分析起來句句有理.但是換個角度來看,如果父母親能夠做到這樣,那孩子也不會變成那樣了.因此,蒙氏專業不能當作算命的工具(發掘問題),而應該是站在醫生的角色(解決問題).
例如,孩子在學校常尿在褲子上,老師應該注意孩子是否需要外在的注意,還是不安全感,或是生理上無法控制,當原因沒有察明之前,老師應該過去安慰他,請他自己換褲子及把地上擦乾淨,雖然這樣會耗掉需多時間,但是孩子與老師有溝通的機會,學會自理的能力,以後尿褲子就能夠自己處理,也就能夠滿足內在的需求,而不需站在一旁等待成人來處理,這樣孩子就會喜歡上學,發展也會往正向走,否則永遠是一波平息一波又起.
至於孩子身上的黑青,跟學校反應是可以的,但是不需太慎重,只需了解真相就好,老師說他沒有做,你就相信學校就好,不需太追究,尤其找孩子當面對質更不好,孩子如果亂說話,這樣會讓孩子不安,如果孩子說實話,面對老師的否認,他的想法又是如何呢?你只需暗中觀察,這種事件是否常常發生,把問題找出來就好.
孩子很敏感,我會建議你態度要放輕鬆,不要跟孩子說太多道理,搞不定的事,就交給ㄚ嬷處理,你越表現不在乎,孩子越能配合你.
至於睡覺的問題,不需太堅持,如果新居孩子可以獨立睡,那帶回來是可以的,如果還要跟你們睡,那不如讓疼孫的阿嬷跟他睡,畢竟阿嬷與他相處久了,也習慣了.
jack
哇!Jack大哥重出江湖,真是令人振奮。眼看這一兩個月堆積如山的問題越來越多,Jack大哥都沒空來說兩句話,真是失落呢!
關於悠悠的問題,大哥可能看地比較深入,的確到現在,上學的情緒時好時壞,只是沒那麼嚴重過了,大部分的時候,可能撒嬌的心情居多,通常都要阿嬤揹到門口,才願意上學,但是出門上車以後,又若無其事的樣子。
至於晚上睡覺的問題,倒是悠悠最近表現地很想跟爸爸媽媽及弟弟睡覺,所以晚上反而不願意隨阿嬤去睡覺,寧可窩在沙發睡,(那時我和爸爸都還在客廳)。所以,我可能會順應他的轉變把他帶回來一起睡。之前我也有考慮過,如果小孩不很願意就暫緩,畢竟硬生生剝奪他與阿嬤之間的親密感並沒有必要。而我的初衷,則是不想要漸漸長大後,有一種爸媽比較疼弟弟,奶奶比較疼哥哥的印象。
總之,仍然很謝謝您的意見。看您昨天一口氣爬了這麼多「山」,想必很累吧!但是我們真的很高興您又回來啦!
關於悠悠的問題,大哥可能看地比較深入,的確到現在,上學的情緒時好時壞,只是沒那麼嚴重過了,大部分的時候,可能撒嬌的心情居多,通常都要阿嬤揹到門口,才願意上學,但是出門上車以後,又若無其事的樣子。
至於晚上睡覺的問題,倒是悠悠最近表現地很想跟爸爸媽媽及弟弟睡覺,所以晚上反而不願意隨阿嬤去睡覺,寧可窩在沙發睡,(那時我和爸爸都還在客廳)。所以,我可能會順應他的轉變把他帶回來一起睡。之前我也有考慮過,如果小孩不很願意就暫緩,畢竟硬生生剝奪他與阿嬤之間的親密感並沒有必要。而我的初衷,則是不想要漸漸長大後,有一種爸媽比較疼弟弟,奶奶比較疼哥哥的印象。
總之,仍然很謝謝您的意見。看您昨天一口氣爬了這麼多「山」,想必很累吧!但是我們真的很高興您又回來啦!